
一位外资保险公司行业人员向记者透露,在现有监管下,虽然在产品种类上国内险企与外资险企相差并不大,但是目前外资险企仍多数面临着发展问题,其困境主要是准入条件以及公司体量的问题,要打开中国市场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该行业人员表示,外资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,例如在产品推荐与销售上,“比如我们公司,作为一个外资险企,并不是单一去推销某个产品,我们对于保险经纪人的要求是去给投保人进行产品的合理搭配,但中资的险企可能更多针对的是某个产品的售卖。”该人员说。
责任编辑:张宁巴菲特在被问及苹果最近进军娱乐行业时表示:“我很希望看到他们取得成功,但这是一家可以承受一两个错误的公司。你不会想买一个事事都做对的公司的股票。”巴菲特说:“苹果应该做一些行不通的事情。”苹果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大的一笔投资,不过该公司去年底减持了苹果的股份。巴菲特说,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苹果5.5%的股份。
然而,两个因素有悖于这种预测。其中之一是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庞大规模。瑞士信贷集团在2015年发布报告称,数十年来的迅猛增长已使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美国(个人净资产介于5万至50万美元之间),两国分别为1.09亿人和9200万人。但即便这种对比也是对中国(实力)的低估。如果使用相对较低的净资产门槛,比如说1万至10万美元之间,那么如今中国人在全球中等收入及更富裕群体中的占比已接近40%,而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不到30%。无论怎么强调这种现实的重要性都不为过。从智能手机、洗衣机、冰箱到汽车消费,再到乘飞机旅行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。
着力优化存量之余,广州也将增量提上日程,这也才有了此次重启投放。不过,不同于过去由企业自主投放,广州的“禁投令”也没有取消,增量将以招标形式实现。这显然仍体现出广州官方的“总量控制”思维。胡刚说,共享单车对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明显,但这一创新牵涉面广,涉及城市系统的建设管理,因而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支持。探索初期,因为存在诸多不完善,政府也没经验,谨慎是必然,但也未一棍子打死,随着问题逐步清晰,通过创新管理模式,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是必然。
倪受彬则表示,关于跨区域,目前存在两种看法。一种是小跨区域,即在上海内跨区域,比如原告在松江,被告是浦东某个银行,以后可以集中到金融法院审理;一种是大跨区域,比如涉及到浙江和上海的案件,可以集中到上海审理。“跨区域不一定能够实现,但我们应该要有这种概念。上海金融法院不是上海市金融法院,如果不跨区域,只解决上海本地的纠纷,这个概念和格局就小了,一定要把格局放大才行。所以,管哪些、管哪里的金融案件,这是一个焦点问题。”吕红兵告诉时代周报记者。
共享单车从“禁投”到招标共享单车在火了一段时间之后,温度似乎有所下降。这从街头车辆越来越少,坏车越来越多便可见一二,但从政府角度出发,公众出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终究还是得解决。广州走出了第一步。这份4月29日挂于广州公共交易资源中心网站的《广州市2019年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招标公告》(简称《招标公告》)表明,广州正探索新的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模式,并由此在时隔19个月之后重新开启了共享单车的投放“窗口”。